OF3-EP4:巴风特(10)-《CNC苍蓝暮光》


    第(1/3)页

    OF3-EP4:巴风特(10)

    【恐惧如果被巧妙地运用,可能比任何武器都更有杀伤力。这就是问题所在,没人能真正免于恐惧。】——萧日,2030年。

    ……

    被囚禁在潜水服中的马尔科姆·格兰杰吃力地用双手抓住水池边缘的地面,试图凭上肢将自己的身体拖上岸。他一连尝试了数次,都未能成功,反而有些乏力地滑回了水池中。正当他有些沮丧地鼓起勇气、准备再次尝试时,两个人影从他身旁一左一右地跳跃上岸、轻而易举地逃脱了水压的束缚。那两名有着与他相似面孔的年轻人随即转身向他伸出手,将体力不支的老格兰杰成功地拖到了岸边。

    喘着粗气的老格兰杰坐在原地休息了两分钟,他在另外两名以自己为原型的拟变革者帮助下重新站起来、沿着前方的长廊走向更里面的房间。走在最前面的格雷戈里·格兰杰打开了潜水服头顶的照明灯,那密密麻麻的贝类生物残骸顿时映入了他的眼帘。走廊里的空气闻起来有些潮湿,还夹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腐臭气息,或许跟随这座设施一起被埋葬在海底的受害者远不止他们眼前的这些水族生物。

    “这么漂亮的贝壳可不常见……它们有资格进博物馆了。”蒂莫西·格兰杰在走廊中间停下了,他的目光被五彩斑斓的贝壳所吸引,那奇妙的色彩搭配触动了他心底的某种本能反应。无论他在VEDA的数据库中看到再多有关人类社会和生物圈的资料,那些信息和数据终究不能代替亲眼所见的经历和体验。“嘿,格兰杰先生,还有格雷格,我们是不是应该带点纪念品回去?我看这里的贝壳就很不错,很有收藏价值,听说科纳家族最近计划开放的展馆里面有个——”

    “又来了。伙计,我们是来执行任务的,不是来旅游的。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你愿意去什么地方收藏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行。”格雷戈里头也不回地直接驳回了蒂莫西的请求,在这种问题上他不必特地征求老格兰杰的意见,料想身为舒亨伯格计划创始人之一的马尔科姆·格兰杰不会放纵手下不知轻重缓急的作风。“……听到了吗?赶快跟上!”

    “是是是……你们可真没趣。”把右手伸向贝壳的蒂莫西叹了一口气,颓然地退了回去、向前快步追赶着前方的两名同伴。“计划当然很重要,但我们的人生又不止包括舒亨伯格的计划。若干年之后,当新时代的人类还有我们那些资历更浅的同类要我们回忆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们就只能很抱歉地对他们说……对不起,大家一直都在工作,所以实在没什么好提的。”

    “所有加入舒亨伯格计划的人都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往前走了几步的马尔科姆·格兰杰又停下了,他的视野变得模糊,走廊里的一切都以奇怪的方式扭曲、变形,只有最前方微弱的光亮暂且维持着他的理智。他在木星圈期间就总是感到身体不适,那时斯凯·艾克利普斯为他专门安排的远程医疗团队使得他误以为那种不适只是长期生活在太空环境中的负面影响之一。“……继续前进吧,走吧。”

    蒂莫西·格兰杰的抱怨并不怎么坚决。眼前的年轻人同麦克尼尔所描述的模样仍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老格兰杰已经欣慰地在金发的拟变革者身上找到了某种共性。不管平日里以看似怎样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一切,蒂莫西·格兰杰很少真正怠慢要紧的事务,此次深潜探险较为成功的前期调查工作便主要归功于那时主动请缨的蒂莫西。假以时日,变得更加稳重的蒂莫西或许能够不负众望地与麦克尼尔和罗根并肩作战,老格兰杰想着,但他还难以理解眼下同样可靠的格雷戈里最终以常人难以理解的偏执对抗舒亨伯格计划的理由。

    道路的尽头是一处宽敞的大厅,里面没有摆放任何设备,只有依靠太阳能供电的照明灯还在顽强地坚持着。已沉入海底的设施很难像过去那样接受阳光普照,连老格兰杰自己都说不清照明灯会在何时熄灭。他环顾着四处生锈的大厅,想知道这里曾经有多少次被海水浸泡过,而现在深究其中的缘由并无意义。

    “这里……我记得相当于一个宣传展厅,用来给来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老格兰杰想在大厅里寻找还能勉强启动的设备,但他只走了几步就不得不停在位于大厅中央的展台附近、把搜索工作丢给了两名同伴,“想想我们当时骗了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多少钱才说服他们在这个岛上……不提也罢。有一条比较近的道路通向反应堆,是为紧急逃生准备的,你们找找看。”

    “交给我们吧,格兰杰先生。”蒂莫西卸下潜水服上多余的沉重装备,和格雷格一同在大厅各处寻找老格兰杰所说的通道或设备。两人此前未曾造访过这里,他们从公开渠道搜集的信息也不包括设施的内部结构,更要命的是和设施内部情况有关的信息在VEDA数据库中被分类到了他们暂时无权访问的较高权限类型,因此马尔科姆·格兰杰的回忆就成为了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线索。“您看上去很熟悉这里,以前一定经常来。”

    “不,我也没来过。”觉得脖子有些发紧的老格兰杰使劲地扭动 着,也许这有助于他摆脱被潜水服束缚的错觉。

    “……那我们到底要——”

    “在我进入冷冻休眠之前,舒亨伯格计划的所有工程都是由我来统筹调度的。外界的工程或许会存在数不尽的欺瞒,但在我们这里,大家都凭着一腔热血发誓要结束外面那个靠谎言维持的世界。”马尔科姆·格兰杰平静地说,他了解每一笔资金、每一部分资源的去向,而且有权和负责具体事务的人员核实工程细节,“全球各地的类似设施,都以开发新型核反应堆为借口给GN粒子理论的早期验证工作提供掩护。正是因为有这些设施的测试结果,我们才不得不承认,太阳炉是没法在地球上造出来的。用心找找,我应该是不会记错的。”

    蒂莫西和格雷格从老格兰杰口中听到对往事的回忆,有时会和VEDA数据库之中的版本以及斯凯·艾克利普斯的说法发生微妙的冲突。伊奥利亚·舒亨伯格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远见者,即便离群索居地前往荒岛上隐居也能事无巨细地规划出人类的未来、推动人类社会和以他名字命名的舒亨伯格计划在接下来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时间里一丝不苟地按照起初的设想前进。
    第(1/3)页